关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综合说明
一、315的定义与核心意义
315即“国际消费者权益日”,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立,旨在扩大全球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,推动各国消费者组织合作,强化对消费安全、公平交易等权益的保障。
二、2025年3·15晚会曝光重点与后续行动
典型曝光案例
食品安全问题: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、不灭菌一次性内裤等产品被查处,涉事企业负责人被控制,涉事产品被查封
。
肉类产品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启动,回应“梅菜扣肉”案例曝光。
工业产品安全隐患:非标电线电缆、无3C认证产品被查获,涉事企业因多次违规生产被追责。
服务乱象:啄木鸟维修平台连续两年被曝光乱收费问题,暴露监管与企业整改流于形式。
执法与整改措施
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、工信等部门开展全国性执法行动,查封涉事企业、扣押问题产品,并通过电子取证、抽样检验强化证据链。
针对屡教不改企业(如蜜雪冰城、电缆厂商),推进行刑衔接与联合惩戒机制,加大处罚力度。
翻新卫生巾、纸尿裤竟被二次销售。位于济宁市梁山县的“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”在销售劣质卫生巾、婴儿纸尿裤,且数量巨大。在记者调查的过程中,有采购商前来采购好之、米菲、Babycare等品牌的婴儿纸尿裤,以及“二等品”的自由点品牌女性安睡裤,“我自己用,我做网店”。此外,刘总还告诉记者,挑选“二等品”剩下的垃圾他也有生财的办法。在一个车间里,地上堆满了各种卫生巾纸尿裤的生产垃圾,其中不乏全棉时代、苏菲等知名品牌产品。
三、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长期挑战
行业顽疾反复出现:
电线电缆、维修服务等领域多次被曝光,反映部分企业为牟利铤而走险,地方监管存在漏洞。
新兴领域风险凸显:
数据安全、金融诈骗等新问题纳入治理范围,需加强跨部门协作与科技手段应用。
四、消费者自我保护建议
强化权益意识:关注商品安全标识(如3C认证)、留存交易凭证,遇纠纷及时通过12315等渠道投诉。
警惕营销陷阱:对“夸大功效”产品(如高价听花酒)、虚假宣传保持警惕,优先选择正规渠道。
总结
315不仅是年度曝光与执法的集中体现,更需转化为日常监管的长效机制。2025年行动凸显对“屡禁不止”问题的重拳整治,同时通过技术手段(如AI、大数据)提升执法效率,推动消费环境持续优化
文章关键词: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综合说明